
從海平面優游獨木舟, 一路健行到白雪靄靄的高峰. 這南島的嚴冬, 把紐西蘭壯闊景緻藏起來了, 只留給瘋狂冬季旅人,在山裡看透寒冷, 體驗冷峻嚴苛.... 自從2011年底當純觀光客在南島快速轉了一圈後, 搬到這裡整整兩年, 還沒有機會健行紐西蘭南島的高山大水. 一直以''有經驗的登山客''自豪的我們, 這次, 趁著初春山上積雪未消, 決定前進山林, 背著重裝登山包, 腳踩四季登山鞋, 穿著在倉庫沈睡已久的冬季禦寒大衣, 帶著滿肚肥油, 噢不不不, 是帶著矯健身手, 到南島冬季雪地健行. 這次健行超過一百五十公里, 包括: 舉世聞名的Routeburn Track 走了兩次, Kepler Track因為部分山區雪崩只走了一半, 獨木舟滑行觀光客必到景點'密佛冰河峽灣(Milford Sound)', 瓦納卡湖登高景點Roys Peak, 最後勇敢挑戰Mt. Cook National Park 群峰Mueller Hut Track - 兩次. 皆夜宿於紐西蘭國家山林保護局所設置的旅站木屋, 雖然簡陋, 但在山區有可以遮風避雨的木屋, 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而且, 這旅站木屋, 到了夏季, 可是要價每人一晚54紐幣(相當於台幣1350) 而且在夏季一位難求呢!
Kepler Track
位於Te Anau 附近的Kepler Track 是紐西蘭九大縱走之一, 總長60 公里, 通常是四天三夜的健行步道. 由於高山山區有雪崩的警訊, 我們只走了28公里登頂到Luxmore Hut夜宿一晚隔天便打道回府.
登頂全景環顧眾山, 靄靄白雪蓋頭. 雲海之下是Te Anau湖(哇賽, 好大的湖, 好清楚噢....)
簡易木屋 Luxmore Hut (標高1085 metres) 說實在的, 這一點都不簡陋, 有48單人床墊的棧板木床, 一個大廚房(夏季時會有瓦斯供應), 一個燒柴/炭的火爐, 吃飯間. 簡易廁所(夏季有沖水廁所!!!) 坐落在山巔, 遠眺群山湖畔, 這登山客的居所會不會太奢華太浪漫了.
為了繼續挑戰紐西蘭的九大縱走, 我們鼓起勇氣, 選擇了山景壯闊, 卻也難度較高的Routeburn Track. 這條全長40 公里, 自從1880年便開始成為紐西蘭最為著名的登山步道之一, 提供愛好登山客的三天兩夜的全視野山景, 穿過松林步道, 草原荒地, 到標高1300公尺的Harris Saddle, 鳥瞰Hollyford Valley 和 Fiordland Mountains全景. 一開始, 因為紐西蘭山林保護局的登山警告, 說是山頂有嚴重雪崩, 不建議走完全程, 所以我們打算從The Divide走到Lake McKenzie Hut 過夜, 然後試探性地繞到山頂, 看看"雪崩"程度. 到達Lake McKenzie之後, 發現沿路雖然積雪未退, 但也沒有到''雪崩''的嚴重程度, 我們兩個背著兩天食糧, 只好走到Harris Saddle 的休息站, 原途折返回Lake McKenzie Hut過夜, 也經歷村姑人生中, 最美最寂靜的銀河夜空.
山後, Bazant 心有不甘的說, ''人都已經來了, 一定要走完Routeburn Track'', 於是兩個傻乎乎的隔一天開到步道的另一個起點 - Glenorchy, 再從Glenorchy走回Harris Saddle, 夜宿Routeburn Track Falls Hut. 這樣我們算是Routeburn Track走兩回了吧.
Lake Mackenzie Hut (1036 metres)
Harris Saddle (1300 Meters) 中途休息站, 不可夜宿. 後面的廁所可以鳥瞰全山雪景, 讓如廁的時候也有好心情. (嗯... 終於知道為何登山的時候會天外飛來一陣細雨....)
湖面完全結冰的Harris Lake, 高山陽光反射下, 波光粼粼(也算嗎?)
Routeburn Falls Hut (970 metres)
在這裡住了兩晚, 撿了兩天的柴, 燒了兩天的火, 享受了最奢侈的寂靜, 數不清的銀河夜空和劃過的流星, 果然年紀大了, 對天地人的體悟, 從年輕時的理所當然轉化成惜福感恩. (ㄟ ㄟ ㄟ , 你沒有提到兩天沒洗澡又臭又癢的'體悟')
Lake Wanaka
在這裡住了兩晚, 撿了兩天的柴, 燒了兩天的火, 享受了最奢侈的寂靜, 數不清的銀河夜空和劃過的流星, 果然年紀大了, 對天地人的體悟, 從年輕時的理所當然轉化成惜福感恩. (ㄟ ㄟ ㄟ , 你沒有提到兩天沒洗澡又臭又癢的'體悟')
Lake Wanaka
名的瓦納卡湖, 是紐西蘭南島著名的休閒度假中心, 夏天划船釣魚, 冬天滑雪登頂. 諾大的瓦納卡湖, 有棵著名的湖中樹, 你可以在任何一個攝影練習營找到這棵樹的影子....
清晨六點攝影狂熱份子鏡頭下的瓦納卡湖:
(By Bazant)
Mt. Cook National Park
庫克國家公園相當于我們的玉山國家公園, 涵蓋好幾座高山群峰, 山腳下的國家公園村莊, 有一處遊客中心, 一家飯店(The Hermitage Hotel), 一家汽車旅館和一家青年旅館, 兩家餐廳, 一家運動器材出租店. 就這樣. 整個村莊建築非常低調, 從遠處望去, 那幾座建築全都隱藏在山林之中, 墨綠色的建材, 單層建物, 用整片樹林覆蓋當圍牆. 說真的, 雖然諸多限制讓遊客在這世界級的觀光景點處處不方便 - 住宿, 購物, 餐飲幾乎沒有選擇, 建築一點也沒有特色也不想讓人在門前拍照留念打卡. 但是, 這一切的發展與山川冰河並容, 景致融入自然環境一點也不衝突, 當然也就不會有過度開發極度商業化或破壞國土造成土石流等災害.
該自然就給自然的空間, 其他的商業便利, 就留給城市提供服務吧.
鏡頭背後寫真:
Mt. Cook National Park
庫克國家公園相當于我們的玉山國家公園, 涵蓋好幾座高山群峰, 山腳下的國家公園村莊, 有一處遊客中心, 一家飯店(The Hermitage Hotel), 一家汽車旅館和一家青年旅館, 兩家餐廳, 一家運動器材出租店. 就這樣. 整個村莊建築非常低調, 從遠處望去, 那幾座建築全都隱藏在山林之中, 墨綠色的建材, 單層建物, 用整片樹林覆蓋當圍牆. 說真的, 雖然諸多限制讓遊客在這世界級的觀光景點處處不方便 - 住宿, 購物, 餐飲幾乎沒有選擇, 建築一點也沒有特色也不想讓人在門前拍照留念打卡. 但是, 這一切的發展與山川冰河並容, 景致融入自然環境一點也不衝突, 當然也就不會有過度開發極度商業化或破壞國土造成土石流等災害.
該自然就給自然的空間, 其他的商業便利, 就留給城市提供服務吧.
你看得出來前方是一片建築嗎?
Mueller Hut (1780 metres)
4公里的步道, 坡度上昇1100公尺. 平均度的陡坡快30度. 一開始查資料的時候, 心想: 這有什麼難的, 45度我都上去過了...... 事實是: 爬完第一階段到Sealy Tarn, 大概只剩下半條命, 沿途Z型階梯沿山形而上, 中途停靠約5-6次. 準備第二階段繼續攻頂時, 抬頭看著前方的路徑, 竟然腿軟了. 沒有路徑 應該說是, 路徑和指標已經被靄靄白雪掩埋. 只剩下超過45度雪坡和登山者凌亂的足跡....
在經歷過兩個小時連續陡坡還看不見前方的路徑, 心裡已經打算放棄好幾回的時候, 突然一個轉彎, 那紅色小屋Mueller Hut 頓時出現在眼前, 腦中突然浮現'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句話, 從來沒有這麼的絕望同時又有希望, 這個紅色小木屋, 還有周遭的冰河壯闊, 讓沒有準備睡袋夜宿的我們, 決定明天再上山, 探究Mt. Cook, Mt. Oliver, Tasman/Mueller Glacier 的景致.
一間紅色小木屋, 一片雪白大地, 一夜明月寂靜, 這張夜景被中秋的月光曬得好亮
Milford Sound
登高之外, 這一次也造訪了世界遺產的密佛峽灣(Milford Sound). 只不過, 有別于一般座豪華渡輪的觀光客, 我們起了個大早, 發了個神經, 租了艘獨木舟, 優游在這被萬年冰河侵蝕過的峽灣, 慢慢的度過這冬末春初的晨光. 沒有太多渡輪, 沒有直升機, 沒有觀光客的喧嘩, 一切都是靜靜的, 只聽得到獨木舟划槳將水撩起再拍打入海面的啪嚓聲. 還有海豹懶洋洋躺在岸邊曬太陽, 偶而用肥肥的肚子跟石頭摩擦的沙沙聲. 世界盡頭的韻律, 原來這麼好聽......
這個冬季假期結束, 回到都市(?)後, 依然聽到的深夜裡轟隆轟隆的雪崩聲響.... 那片寂靜, 忘也忘不了.
4公里的步道, 坡度上昇1100公尺. 平均度的陡坡快30度. 一開始查資料的時候, 心想: 這有什麼難的, 45度我都上去過了...... 事實是: 爬完第一階段到Sealy Tarn, 大概只剩下半條命, 沿途Z型階梯沿山形而上, 中途停靠約5-6次. 準備第二階段繼續攻頂時, 抬頭看著前方的路徑, 竟然腿軟了. 沒有路徑 應該說是, 路徑和指標已經被靄靄白雪掩埋. 只剩下超過45度雪坡和登山者凌亂的足跡....
沒有誇張, 就是這樣的斜坡....
在經歷過兩個小時連續陡坡還看不見前方的路徑, 心裡已經打算放棄好幾回的時候, 突然一個轉彎, 那紅色小屋Mueller Hut 頓時出現在眼前, 腦中突然浮現'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句話, 從來沒有這麼的絕望同時又有希望, 這個紅色小木屋, 還有周遭的冰河壯闊, 讓沒有準備睡袋夜宿的我們, 決定明天再上山, 探究Mt. Cook, Mt. Oliver, Tasman/Mueller Glacier 的景致.
一間紅色小木屋, 一片雪白大地, 一夜明月寂靜, 這張夜景被中秋的月光曬得好亮
Photo by Bazant
Milford Sound
登高之外, 這一次也造訪了世界遺產的密佛峽灣(Milford Sound). 只不過, 有別于一般座豪華渡輪的觀光客, 我們起了個大早, 發了個神經, 租了艘獨木舟, 優游在這被萬年冰河侵蝕過的峽灣, 慢慢的度過這冬末春初的晨光. 沒有太多渡輪, 沒有直升機, 沒有觀光客的喧嘩, 一切都是靜靜的, 只聽得到獨木舟划槳將水撩起再拍打入海面的啪嚓聲. 還有海豹懶洋洋躺在岸邊曬太陽, 偶而用肥肥的肚子跟石頭摩擦的沙沙聲. 世界盡頭的韻律, 原來這麼好聽......
這個冬季假期結束, 回到都市(?)後, 依然聽到的深夜裡轟隆轟隆的雪崩聲響.... 那片寂靜, 忘也忘不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